金絲皇菊鋪就致富路
深秋時節的磚橋村,金黃的菊花與現代化廠房相映成趣。
“你看這百十來畝金絲皇菊,正值盛花期,經過采摘、烘干后打包就能通過電商賣到全國。”11月5日,在召陵區青年鎮磚橋村中藥材現代農業產業園,負責人李百忍指著連片的菊田對記者說。
早在2016年,李百忍就已涉足電商領域,銷售的茶葉、中藥材等產品達200多個品種,為后續的產業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。
近年來,中藥材價格大幅上漲,比如2020年菊花收購價最高時達600多元一公斤,加上貨源時常不穩定,李百忍萌生了種植菊花的想法。
隨后,他在磚橋村建成近10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,正式開啟自產自銷新模式。如今,這個集生產、加工、銷售于一體的中藥材現代農業產業園,已經成為當地產業發展的核心載體。
為保障種植品質、降低農戶風險,中藥材現代農業產業園推行“六統一”管理模式。
李百忍聘請中藥材種植專業技術人員,從選種、種植到管護全程為農戶提供指導,實行統一供苗、統一栽培、統一肥料、統一防治、統一收割、統一交貨。
目前,中藥材現代農業產業園主要種植金絲皇菊等食用中藥材,試種了射干、白術、防風等。為打消農戶顧慮,中藥材現代農業產業園收購價始終比市場價高出5元/公斤,且采用現金結算,讓大家能實實在在賺到錢。
記者走進加工車間,看到機器全速運轉,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進行分揀、烘干、包裝等操作。
“這里每天能生產2萬多個茶包,還能承接代加工飲料等業務。”李百忍告訴記者,為保證商品新鮮度,他們堅持現產現銷。依托淘寶、拼多多等電商平臺,烘干后的菊花被加工成單一花茶、養生組合茶等數十種產品,銷往全國各地。同時,他們還拓展了藥食同源飲料、固體飲料等代加工業務。如今,他們的年銷售額達2000多萬元。
產業發展的紅利持續惠及村民。中藥材現代農業產業園常年吸納80余名農村勞動力穩定就業,其中為磚橋村脫貧戶及三類監測戶提供7個就業崗位,采摘旺季臨時用工達200人。
如今,磚橋村通過“電商+種植+加工”的閉環模式,讓中藥材種植成為帶動農戶增收的“黃金產業”。
“我打算繼續探索種植新品種,擴大產業規模,讓更多村民共享種植中藥材致富成果。”李百忍笑著說。
來源:漯河日報
責編:翟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