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賽金牌獲得者楊奇瑞: 金牌不是天賦的饋贈
清晨6點30分,漯河技師學院電氣工程系學生楊奇瑞就開始了一天的訓練。晚上11點甚至更晚,他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宿舍。不管前一天的訓練幾點結束,第二天清晨他都會準時出現在實訓室,繼續調試、編程、組裝、測試……這樣的生活他堅持了整整一年多。今年9月,他在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中奪得金牌。
楊奇瑞參加的自主移動機器人項目技術復雜、精度要求高,涉及機械裝配、電路搭建等多個模塊,容錯率極低。一個微小的代碼錯誤或機械偏差就可能導致整套系統失效。在第三屆全省技能大賽上獲得金牌后,楊奇瑞深知,全國技能大賽的標準更高、任務更難、對手更強。
楊奇瑞和搭檔介明鑫演練了上百種場景,記錄了上千組數據,常常為解決一個問題熬到深夜。困了,他們就坐在實訓室的椅子上歇一會兒;餓了,他們就吃碗泡面應付一下。參加國賽集訓后,他們連續百天每天訓練超過14小時。為解決機器人因代碼冗余在虛擬賽道上停滯的問題,他們花費72小時重構算法,最終將調試效率提升12倍。楊奇瑞調整參數6小時,通過激光與視覺融合算法,使機器人復雜場景識別準確率提升至99.8%。在虛擬仿真平臺,他完成了上千次的動作迭代,在每次迭代中提升精度、速度,使誤差小于0.2毫米。
訓練過程中,遇到設備故障、程序崩潰、配合失誤,楊奇瑞和搭檔認真分析問題根源,持續優化方案細節。無數個夜晚的堅持換來的是系統響應更精準、運行更穩定。當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金牌掛在胸前的那一刻,楊奇瑞的眼眶濕潤了。如今,他已入選第48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隊,向世界最高舞臺邁進。他說:“金牌不是天賦的饋贈,而是無數次想要放棄卻最終咬牙堅持換來的。”面對世界技能大賽更高水平的競爭,楊奇瑞會保持清晨6點30分到實訓室的習慣,反復打磨每一個細節。
來源:漯河日報
責編:翟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