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固始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(以下簡稱固始開發區)河南煜城紡織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煜城紡織)的車間內,織布機高速運轉,絲線在機械臂的牽引下交織成布;廠區外,載滿成品布匹的貨車依次駛出,發往全國各地。這幅忙碌的生產圖景,正是當地“回歸經濟”的縮影。
“20多年前,固始就開始為‘回歸經濟’播撒種子了。”固始縣勞務經濟服務中心主任張震回憶,當時有多名返鄉創業者獲得“創業獎”“奉獻獎”“特別貢獻獎”,激勵更多人“反哺家鄉”。在早期返鄉的創業者中,夏振中的故事與當地產業發展息息相關。
“我高中畢業便離開家鄉,2006年在外地紡織行業站穩腳跟,賺到了人生‘第一桶金’。”夏振中介紹,2017年,固始縣將紡織產業定為縣域主導產業,呼喚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創業。他便帶著52臺織布機毅然返鄉,創辦煜城紡織,成為首家入駐固始開發區的紡織企業。
“一人創業,帶動一片。”固始開發區負責人認為,煜城紡織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。如今其年產值突破億元,帶動大量村民在家門口就業。
夏振中返鄉創業并非個例。早年間,僅外出在江浙一帶從事紡織行業的固始人就超20萬。
2020年,“90后”熊連生帶領30多名同鄉返鄉創業,在家門口辦廠。他說:“一期廠房40畝土地做到當年征地、次年投產,二期80畝廠房建成后對外租賃,現在三期160畝正在加緊建設。”
如今,這些“南飛雁”歸來,助力固始紡織產業從“零星起步”快速走向“集群崛起”。
截至2024年底,固始已建成20個專業化紡織產業園,入駐企業超500家(其中規模以上198家),織機總量達4.2萬臺,年產值突破220億元,成為國內紡織服裝產業的一大亮點。
隨著紡織產業集群效應釋放,固始“回歸經濟”不再局限于單一賽道,循環經濟、特色農業等新興產業崛起,形成“多點開花”新格局。
在循環經濟領域,在外打拼多年的張傳衛,2013年在固始縣成立華陽長青投資有限公司。目前,企業年產值預計突破10億元。
據介紹,該縣的循環經濟產業體系也悄然成型,2024年當地循環經濟產值達20億元,在中部地區循環經濟產業發展中成績亮眼。
在特色農業領域,“鵝塊哥”陳玉平于2015年返鄉后,建成該縣首家固始鵝塊工業化生產線,還聯合11家本地企業牽頭組建“固始鵝產業聯合體”,讓“固始鵝塊”飄香全國。
“我們敞開胸懷,擁抱每一位回歸者,也期待在產業升級的浪潮中實現更大蝶變。”固始縣委書記楊浩威表示,固始縣更是在財政支持、金融服務、場地物業等多方面為返鄉創業者提供支持,持續激活“回歸經濟”的發展潛能。
30多年來,從“雁南飛”到“鳳返巢”,從“單純勞務輸出”到“回歸經濟崛起”,目前,固始縣返鄉創業者已達4.1萬人,帶動超22萬人實現本地就業,先后獲得“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縣”“河南省優秀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”等稱號。(完)